掃一掃查看
掃一掃查看
1985-1989年: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誕生
1985年春,山東藝術設計職業學院前身——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濟南分校成立,正值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又多出一塊藝術教育的熱土,設計學院就這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誕生了。
1990年:向北京亞運會捐贈書畫創全國之最
北京亞運會舉辦前夕,為了表達全省人民共享盛事之意,學院倡議全省書畫家、校友向北京組委會捐贈書畫作品1800多件,創下了全國同類捐贈數額之最。副省長高昌禮、學院校長、著名畫家于希寧、教務主任聶鴻立一同出席了在北京亞運村舉行的捐贈儀式。
1991-1993年:更名為山東書畫函授學院開啟學歷教育
1994-1997年:業余函授教育轉向全日制實用美術教育
1994-1997年是學院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即:體制變革,組織結構調整,辦學方向轉變階段。
山東書畫藝術促進會由一個校友會性質改變為隸屬于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省級學會(后更名為山東省書畫學會);學院也由政府主辦轉變為學會主辦; 學院的辦學方向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由書畫教育為主轉向全日制藝術設計教育為主。 形成了學會、學院、企業三個方面相互聯系相對獨立發展的組織關系。學會的升級、發展構成了學院的堅強后盾和師資來源;校企分離,經濟獨立,學院成為企業人才搖籃;企業成為學生的實踐基地。
1996年:十三教授重走長征路 創作80米長征路畫巻
1996年,學會學院組織吳澤浩、徐金堤、李承志、蘭立克、劉棟倫、劉文碩、袁暉、朱艾平、聶鴻立、鄭崗等13位教授、著名畫家不遠萬里重走長征之路,繪成80米“長征路畫巻”捐贈給中央軍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上將、 時任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 親自出席受l贈儀式, 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為山東省贏得了榮譽, 為學院發展掀開了新的一頁。
1996年校友會正式更名為山東省書畫學會
山東書畫藝術促進會由一個校友會性質改變為隸屬于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省級學會
1998-2002年:更名山東藝術設計專修學院擁有自己的獨立校區
l998年,伴隨著《民辦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和實施,學院的發展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經濟全球化、生活現代化、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藝術設計人才成為了促進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和新的教育學科。省教育廳高膽遠幅、因勢力導,批準學院正式更名為“山東藝術設計專修學院”,學院有了自已的獨立校區,開創了全國民辦藝術設計教育的先河。
1999年,我院被省教育廳批準為國家高等學歷教育文憑考試試點院校。 美術教育家、 省政協副主席朱銘同志出任學院學術院長,還聘任了設計界前輩劉茂盛,單大為先生,濟南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韋辛夷為副院長,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務處主任林華為教學總監,成立了有41人組成的專家委員會。
2002-2010年:黃臺校區落成 中外名校合作 資源共享
2002年,學院與濟南黃臺集團合作建立黃臺校區, 本著拓寬辦學思路、 積極為學生服務的原則, 院長聶鴻立陸續率團赴國外考察, 分別前往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印度新德里大學、新西蘭理工大學、韓國藝苑藝術大學等院??疾煸L問, 就辦學機制、 教學管理、 合作辦學等事宜與各學校高層領導進行確商并就部分事項達成了共識 。
這一時期, 學院又名中澳合作山東藝術設計學院, 英國威爾阿波里斯特維斯大學、 澳大利亞 IBT教育集團 、韓國藝苑藝木大學、清華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景德鎮陶資學院、山東輕工業學院(齊魯工業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院校與我院緊密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 為學生出國留學與繼續教育建立通道 。
2010-2013年:中專部—山東省藝術設計學校成立開展三二連讀大專教育
2010年,在學院中專部的基礎上經濟南市人民政府(濟政字[2010]39號)、濟南市教育局(濟教發字[2010]12號) 批準成立的國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一山東省藝術設計學校。 2011年與濟南大學聯合開展三二連讀大專班, 為中專層次學生升學開辟新途徑 。
2014年:學院正式更名山東藝術設計職業學院
2014年9月26日,省老領導王玉璽同志和全國勞模、黃臺企業集團董事長姚升平先生為學院新校名揭牌。
2015年:學院隆重舉行建校三十周年慶典活動
12月16日,學院隆重舉行建校三十周年慶典晚會,圖為省內各級領導、藝術家、院領導、各屆校友代表合影留念。
更多詳情,可進入美術館欄目校史館查看
山東藝術設計職業學院 Copyright 2002-2022 魯ICP備16035587號-1
招生咨詢電話:0531-89847675 85914913 魯公網安備 37010502001493號